2)第九十章 樊楼_水浒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山”,若点到乐舞歌女助兴,出价自是一掷千金。

  这樊楼雅俗兼具,且讲求环境优美,园林化的设计风格,既要讲究休闲性与舒适性,又要饱口福,可以愉人性情。

  凡是汴梁城中的正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

  樊楼便是这种市井庭院格局,楼上有六十阁儿,绕着天井依次排列,楼下铺设七八十副桌凳,四壁之上挂着书画楹联,中央设有一处高台,用作说唱艺术表演,雅趣非凡。

  张正道和孙二娘,踏步进到樊楼里面,但闻人声噪杂,触目处,人影绰绰,端是热闹。

  有店里伙计迎上前来,笑容可掬道:“客官,是二位单独用餐,还是宴请宾客?”

  张正道环视一圈之后,觉得楼下有些吵闹,便开口道:“要一间楼上酒阁子,只捡僻静点的。”

  店伙计笑着回道:“客官见谅,今日楼上酒阁子早早就被订满了,只有楼下散座。”

  张正道皱眉问道:“一间都没有?”

  那伙计回道:“客官是从外地来的吧?”

  未等张正道回答,这伙计便接着说道:“今日,乃是赵大家登台献唱,所以这楼上酒阁子,一早就被人订了去。”

  “赵大家?”张正道不知道这伙计说的赵大家是何人,表情有些疑惑。

  店伙计久在这樊楼迎来送往,服务自是周到,连忙回道:“是赵元奴赵大家。”

  张正道听他一说,亦是知道这位长在烟花柳巷里的姐儿,此女亦是吹拉弹唱,无所不精,且姿色出众,国色天香,与那李师师不分伯仲。

  “既然楼上没了阁子,那就楼下散座吧,寻个僻静点的角落。”张正道笑道。

  店伙计高声叫道:“贵客二位,楼下散座一桌。”

  而后,带着张正道和孙二娘,捡了一楼西北角的僻静地方坐了。

  刚一落座,便有另一个伙计过来,将酒缸、酒提、匙、筋、碟等器物,依次摆放在桌上。

  张正道初时还未察觉,待到自己用手将面前的酒杯,移动位置时,这才发现,放在面前的这些器皿,尽是银器。

  孙二娘亦是吃惊不已,而后朝着其他有着食客的地方看去,桌子上摆放的亦都是银器。

  “呵,果然名不虚传,连这吃酒的家伙事,都是银器,怕不下有百两价值吧。”张正道赞叹一声。

  店伙计笑道:“不瞒客官,汴梁城内,只此一家。”

  张正道点头道:“樊楼阔气,我早有耳闻。”

  那摆放餐具的店伙计,将一副注碗,两副盘盏,果菜碟子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依次摆好之后,悄然离去。

  看着眼前这许多的餐碟器皿,张正道问道:“店里,有些什么美酒珍馐?”

  店伙计介绍道:“酒便只有两种,都是小店自酿,一个唤作‘眉寿酒’,一个唤作‘和旨酒’。”

  孙二娘好奇问道:“有甚么分别?”

  店伙计笑道:“‘眉寿酒’浓烈,取健康长寿之意,‘和旨酒’甘醇美味,客官可以多喝几盏。”

  张正道笑道:“便一样都来上一壶。”

  “又有哪些吃食?”

  店伙计再次介绍道:“蒸、煮、爆、炒、炖,小店样样俱全。”

  好大的口气,张正道随口问道:“可有西红柿炒鸡蛋?”

  店伙计疑惑问道:“何谓‘西红柿’?”

  店伙计倒是知道鸡蛋,只是眼前这位官人口中说的西红柿,他却不知道。

  张正道笑道:“没事,你接着说。”

  店伙计道:“小店内有百味羹、入炉羊、鹅鸭签、葱泼兔、炒蟹、元腰子……”

  “另有果脯蜜饯,干果子,时令果蔬若干。”

  这一连串的介绍下来,莫说孙二娘听的懵了,便是张正道也觉震惊,这樊楼的繁华,都体现在这花样甚是繁多的吃食上面。

  “算了,先随意上几样招牌菜,羊肉、兔肉、鱼肉先各上一样,鸡鸭鹅后面再说。”张正道只好先捡上两样菜品尝试一下。

  店伙计记下后,用手指了指那些回廊处站着的数十位浓妆艳抹的女子,又问道:“客官,可是需要角妓作陪宴饮?”

  角妓便是陪酒女郎。

  张正道有心召唤一个作陪,但是看到孙二娘正横眉冷对的盯着他看,摇头道:“算了,不用了。”

  店伙计便快步离去。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