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伐不敬_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小白躲到了帐篷里面,一刻也不出来。只花了三天时间,小白便回到了齐国。而当小白回到齐国之后,又得到齐国一众大夫以及其他大臣的支持,最终,小白继承了齐国国君之位,是为齐桓公。”

  不得不说,小白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即有运气的成份,也同样证明小白这人非常聪明机智。

  清了清嗓子,陈凡继续讲道:“当公子纠回到齐国之时,一打听才发现,自己的弟弟小白已经当上了国君,这时他知道自己没有了机会,于是便逃到了鲁国。而小白继承齐国国君之位以后,也知道自己的位置还会受到哥哥的威胁。于是就派人威胁鲁国的国君,鲁国国君害怕齐国攻打他们,于是便杀了公子纠。原本小白也想杀掉管仲的,就是那位差点一箭射死他的管仲。只是一直跟随他的大夫鲍叔牙却说,如果君上想治理齐国,那么有我鲍叔牙以及齐国一众大臣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就非管仲不可。管仲是天下最为有才的大臣,他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盛。齐桓公虽然此前差点被管仲给一箭射死,但他的心胸却非常宽广。随后,他派人将管仲请回齐国,然后与管仲谈论天下霸王之术。小白听完之后非常兴奋,然后便拜其为大夫,最后更任命管仲为宰相。”

  这个故事与唐朝时期李世民不计前嫌,同样重用了魏征差不多。

  两个故事,都是发生于兄弟之间争夺国君之位。

  都是身为太子的哥哥失败了。

  但最后,两人都心胸宽广,并没有杀害哥哥最为依重的大臣,反而还重用了他们。

  也同样因为他们的心胸,不管是齐桓公,还是李世名,都青史留名。

  “在这里,在讲齐恒公的时候,我要跟大家讲一讲管仲和鲍叔牙。”

  要说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绝对离不开这两人。

  “鲍叔牙与管仲少年时期便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齐国的世家子弟。只是后来管仲家道中落,为了谋生,管仲就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不过,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