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0章 绊脚石徐辉祖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兄都替燕王效力了?因为南军之中,从上到下都没人相信皇上会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说完纪纲下令一众燕军骑兵:“让出一条路来,恭送东莱伯!”

  常歌父子,就这样被纪纲放走了。纪纲手下一名暗卫千户说道:“指挥使,把常屠夫放走,真让人不放心啊。”

  纪纲骂道:“什么常屠夫?我师傅的雅号,也是你配称呼的?呵,我师傅是聪明人。看着吧,等到殿下带着大军杀到江南,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建文三年冬,燕王朱棣于北平誓师,准备率领八万燕军精锐南下。

  誓师结束后,朱棣将道衍留在了北平,协助王妃徐妙云、世子朱高炽防守大后方北平。

  道衍交待朱棣:“方孝孺乃当世大儒。殿下若攻克应天,绝不可杀之。杀孝孺,则天下读人人种子绝矣。”

  朱棣不知道道衍为何忽然提及方孝孺,只说了声“知道了”。

  燕军在朱棣的带领下,绕开山东这块铁板,直扑江南。

  建文四年正月三十,经过数场小规模的战役,十万燕军抵达徐州。徐州守将率军出城与之野战,燕军获胜。自此徐州闭城自守。

  朱棣显然对小小的徐州城没有兴趣,继续南下。三

  月初一,燕军抵达安徽宿州。

  山东的铁铉见燕军一路南下,派平安率军尾随追击。三月十四,平安在淝河中了朱棣所设伏兵,败走。

  情急之下,建文帝不得不启用徐辉祖!

  四月二十二,双方激战于灵璧齐眉山。徐辉祖大胜,斩燕将李斌。燕军损兵两万。

  燕军本就深入南军腹地一千多里,补给困难,在齐眉山兵败后,士气跌落到谷底。加上天气酷暑难耐,燕军陷入窘境。

  四月二十三,燕军众将请求朱棣后退北返,择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大部分将领站于左侧,不想继续南下。朱棣暴怒。幸亏他的手下第一悍将朱能站了出来,说了一句“汉高祖十战九不胜,遂有天下。”张玉的儿子,已经成长为燕军悍将的张辅带头从左侧站到了右侧。

  二王子朱高煦更是叫嚣:“敢言退者,不管父王是否有谕令,我都会杀之!”

  一番操作下来,朱棣稳定了军心。

  军心稳定了,朱棣依旧在发愁。徐辉祖就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跨在他和应天城之间。

  入夜,朱棣帅帐。

  朱棣一脸愁容的对朱高煦说:“你辉祖舅舅曾在草原上与我共过生死,救过我的命。那时候我俩身陷荒漠,他把仅有的一点水给了我,自己喝马尿。真是世事无常啊!如今他竟成了我最大的敌人、靖难大业最大的绊脚石!”

  朱高煦道:“哼,等攻下应天,我定替父王扒了徐辉祖的皮!”

  朱棣闻言,直接狠狠瞪了朱高煦一眼,怒骂道:“放屁!那是你舅舅!”

  一旁侍立的纪纲拱手:“殿下。我有一计,可让徐辉祖回京。”

  朱棣道:“离间计?恐怕行不通了!在徐辉祖身上已经用过一次。允炆再年轻,也不会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纪纲却道:“殿下,不然。应天城中有个人,若他能替殿下施离间计,则大事可成!”

  朱棣眼前一亮:“你说的是谁?”

  纪纲答道:“告老在家的东莱伯,常歌。”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