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4章 世代传承的金饭碗?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出白浆子都搞不清楚。

  本来十拿九稳能打赢的仗,用了李景隆,恐怕胜算只剩下五六成。

  一日之后,建文帝在乾清宫大殿召见参与二次平叛的一众将领。常歌作为监军亦在其中。曹国公李景隆、都督翟能站在一众武将的前列。翟能,四十六岁,属于明军蓝玉时代的后起之秀。他与蓝玉私下交好,被蓝玉举荐为四川都司。镇守四川七年间,他屡次镇压蛮族叛乱,四川境内肃然。蓝玉案发,太祖爷本来是想将他抓回应天杀掉的。关键时刻,是蜀王朱椿力保了他。朱椿奏折里的一句话让太祖改变了心意:“巴蜀汉夷杂居,瞿能离蜀,蜀必乱。”

  建文帝即位,将他调回应天,升任后军都督。

  齐泰无法让建文帝改变任用李景隆为帅的决策。却可以举荐一位久经战阵的猛人做李景隆的副将。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瞿能。

  建文帝朗声道:“朕已决定,从江南、淮北军中抽调三十万卫所军,从山东军中抽调十万卫所军。再加上真定城的十万人。总计五十万大军镇压朱棣叛乱!此战,朕只许你们胜,

  不许你们败!”

  李景隆自信满满的说:“皇上放心!臣定当活捉朱棣,押回京城交由皇上处置。”

  建文帝又道:“还有一个好消息!朕命辽王从海路回京,辽王听命。他已将辽东五万人的兵权交还给了朝廷!此次五万辽东军会配合你们作战,从东面直逼北平!”

  李景隆道:“皇上,臣已看过兵部邸报。您让北边的宁王率军南下参与平叛,宁王不从。臣剿灭朱棣后,可挥师北上,覆灭宁王。”

  李景隆用常歌封地胶东莱州的一句土语形容,是典型的“吃着驴鞭想脆骨”。能不能击败朱棣尚未可知,他已经打起了宁王的主意。

  常歌忍不住了,他跟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平辈,属于老资格。有些话也只有他这个老资格能说。常歌道:“曹国公,事要一件一件办,饭要一口一口吃。还是先击败了朱棣,再考虑讨伐大宁的宁王。”

  李景隆年轻气盛,在常歌面前吊起了书袋子:“东莱伯,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朝廷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北上,如果只用来对付朱棣一人,岂不是杀鸡用牛刀?绝不能让朝廷的巨额军饷白花!一箭双雕才是上上策!”

  建文帝对李景隆的说法很感兴趣:“景隆说的对啊!这样吧,宁王朱权不听从朕的旨意,朕这就下旨,削去朱权王爵,废为庶人。这样一来,景隆你率兵讨伐朱权也就名正言顺了!”

  李景隆在建文帝面前打了保票:“皇上放心,四个月之内,臣一定会押着朱棣、朱权这两个叛贼回京。请礼部快些准备献俘大典!”

  常歌心中暗骂:李景隆啊李景隆,你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呦!我知道,你说这话的底气来源于皇上交给你的五十万大军。但愿你别将这支大军葬送掉!

  建文帝豪气干云的说:“好!朕等着你凯旋归来!拟旨,三日后举行出征大典!朕要亲送征虏大将军李景隆!”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