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赞誉。

  可是到了热兵器时代,到了重型火铳和红夷大炮纵横天下的时代,潼关的险要地势就反而成为了压制守军射界和视野的一种劣势。

  易守难攻的潼关,在热兵器时代,实际上是典型的易攻难守。

  若说潼关以西的关中大地,此时在吴三桂的屠刀下,正被血腥之气所笼罩。那么在潼关以东的河南,由于大顺军的治理和营庄制的初步推广,中州大地的民气正在得到急速的恢复。

  马进忠刚刚带着一批来自洛阳的援军抵达潼关东面,他和驻守陕州的威武将军李玮群在灵宝汇合。

  深冬的风此刻却也不急不缓,村庄旁的枝丫都被沉甸甸的雪花压住,显示出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远处黄河与渭水交汇在一起,两条大河的汇集,使得浮冰破碎。马进忠站在黄河这侧远眺宽阔辽远的河面,能够看到从西面而来的渭水翻卷着波涛后,平静地涌入黄河的怀抱,之后血脉相融,一同向东奔去。

  黄河、渭水交汇,黄河水浑浊无比,渭水则泛着清澈的蓝光,它们在交汇后,淡淡的蓝色没有流出多远就被黄河同化。

  马进忠长期活动在陕西和河南,他现在虽然才刚刚被提拔为大顺军的威武将军,军阶和李玮群相同,但毕竟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义军豪帅和明军降将,早看过许多比眼前更为壮丽的景色,因此还觉得无甚可观。

  不过李玮群是随州人,他自小生长在大别山中,还是第一次见到黄河与渭水交融,大河冲碎浮冰的胜景,忍不住大呼道:

  “两河相会,连河上封冻的冰面都被冲碎。黄河的有容乃大,我今见之。”

  跟随在李玮群和马进忠两位大顺军威武将军身边的,是陕州州牧裴守约和灵宝县县令王鑨。裴守约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但还是忍不住直喷热气,他也是南方人,不大习惯河南的冬天。

  河南孟津籍贯的王鑨,倒是不以为意。王鑨指着那些让河水平静安然流过的河道堤坝,敬佩地说:

  “这些堤坝中有许多都是正堂在这两个月中,带着陕州百姓加紧赶筑而成。河道堤坝的设计,主要就是防备浮冰破坏大堤,其次则是为了预防开春后的凌汛。

  卑职是河南人,知道河南百姓多年来受困于水患,以黄河为大难之题,更深知在黄河边上赶筑堤坝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正堂实乃大才。”

  正堂本来指的是官府办公的大厅,不过到明末时,知府、知州、知县都开始以正堂为尊称。本来明朝对知州的尊称,主要是用的州牧,不过现在大顺改知州为州牧,自然尊称便只剩下正堂一个了。

  裴守约矜持地笑了笑,他到任陕州以后,掘水井、修水渠,又赶筑河堤。如此多的任务,却仅在两个月内完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