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4章 情报是什么_回到三国当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做过,何德何能得沮授这样的大才青睐?

  高燚思虑再三,郑重其事道:“高燚做事向来只求问心无愧,如果是图谋回报,便是小人行径,先生有大才,而我名微众寡,先生择人岂可如此鲁莽?就算天象之说为真,可天象之中看不透人心吧?先生就不担心我将来刚愎自用,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沮授抬头,眸子里闪着坚定的神采,一字一句道:“主公如果以后会变成那样,那也是沮授没有尽到劝诫的责任,何况以后的事情谁能预料得到?天象是看不到人心,可是人心却可以改变天象,主公虽然名微众寡,可是却有子龙这样的人物生死相随,丁原与孟德对主公的推崇也是发自肺腑,得民心者莫过于得人死力,沮授不敢说自己是大公无私之人,却也要为全族谋一个出路,假若沮授等到主公功成名就,拥兵天下之时再来投奔,那才是真正的为一己私利吧,古有秦之吕不韦居奇货而名重天下,沮授不才,也想效仿先人,把自己的命运做一个赌注!”

  他说的动情入理,高燚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了,他想起了历史上沮授官渡战后被曹操抓住悍然赴死的情景,当初沮授投靠袁绍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今时今日的情景一样?袁绍四世三公,天下名士竞相相投,那时的沮授是顺势而为,还是别有用心?

  高燚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可是这个时候,他却有些感慨命运的无常了。

  赵云见沮授不起来,高燚却站着沉思不语,悄声提醒:“兄长,先生还在地上跪着呢!”

  高燚回过神来,没有立即让沮授起来,而是一本正经的问出了一句话:“先生与曹操是至交,却为何不去投靠他?曹操之才,百倍于我,先生若投,天下何愁不定?”

  沮授从容说道:“不瞒主公,孟德的确是一个值得投效之人,但他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沮授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终我之世,只可与之为友,不可与之为君臣!”

  不为人知的一面?生性多疑?内心阴暗?杀人不眨眼?奸诈?高燚脑中瞬间蹦出了这些后人贬低曹操的字眼,可是在高燚看来这并不算什么,是人都会有缺点,相反高燚一直认为这样才是真性情,虽然他和曹操接触时间不长,而且似乎曹操也在运筹着什么阴谋,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他高燚的所谓热血悍勇,未必便不是张燕眼里的困兽之斗垂死挣扎,他绞尽脑汁施展的种种计策未必便不是张角眼里的阴险狡诈,好和坏这种事情是很难说清的,谁是主角,谁就是正义的,谁是敌人,谁就是邪恶的,历史就是这么无情。

  可是高燚可不敢把这想法说出来,先不说沮授能否理解,就算理解了,可能反而把高燚当做一个怪物了,高燚还是决定做一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