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天子也难做_回到三国当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宏点头:“古语说的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不能不听,也不能只听好话,不听不好的话啊!”

  高燚转过身来,目光里涌动着诚恳:“可是陛下可曾想过,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目的性的,同样的话,只要换一个说法,就可能意思大变!”

  刘宏摇头不信:“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为什么不去承认?”

  高燚在心中一阵无语,不是说教育皇帝的都是很厉害的人物吗?怎么感觉眼前这儿刘宏是那种时而聪明时而愚蠢的家伙?

  “也许您的话是对的,但是也不尽然,话有真假,只有对比区分了,才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您说的王芬的这件事,如果不是曹操大人的密信,您是如何知道王芬要谋反的?反过来说,如果曹操是与王芬有私仇,可能王芬是很正常的招兵买马要讨伐黑山贼,但是曹操大人却为了一己之利而将其诬陷为要谋反,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高燚也是和王芬一样,因为皇甫公被罢官而对朝廷怀恨在心,我手下这这些人马,也是准备要造反,我向朝廷索要的这三百万钱,也是为了起兵的军资所用,这样您正好不声不响地一来,不是正中我的圈套吗?”

  刘宏一惊,这个高燚,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他不禁笑了:“我要是连这份眼光都没有,会放心地给你拨钱?”

  高燚继续在心中冷笑:还真是看错我高燚了,我高燚以后要做什么事情,我自己都不知道。

  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出了宛城,到了一处田间地头,正巧撞见沮授在指挥一群士兵拔掉已经被水泡烂的成熟稻子,又挥舞着很是笨重的农具把土重新翻过,干得是热火朝天,但是效率却是非常的低,高燚看了半天,忍不住上前道:“这样太慢了,本来就已经过了下一季播种的时节了,如果再这样磨蹭,就是到了十一月也种不了麦子,为什么不去找些耕牛来犁地?”

  沮授苦笑:“使君有所不知,这次水灾,城里城外十几万口人没了田地种,没了饭吃,没有了地方可住,几千头耕牛也是活活被淹死,现在又有瘟疫泛滥的现象,好多被草草安顿回来的百姓,都死了好多人,现在的宛城可谓是一团乱麻啊!”

  刘宏听得吃惊,不由看向高燚道:“不过是一场大水而已,怎么会发生这么多变故?”

  高燚道:“您有所不知,天灾**相连,不是人可以预料的,朝廷既然指派我当这个南阳太守,其实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看起来虎贲中郎将的军职与南阳太守的官位,加上列侯的爵位,好像是很得宠,但是一旦我处理不好这个烂摊子,不动等朝廷下诏,也不用等当地的权贵们动手,百姓们就可以把我赶下台了,这个利害关系,您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刘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