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英国与雾与代工_文娱之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硫磺雾霾,令世人谈之色变。

  马克·吐温到伦敦演讲“艰苦岁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观众摸索着到来,几乎看不见台上的他;1952年骇人听闻的“伦敦雾霾事件”发生,造成了约一万两千人死亡,剧院内歌剧被迫取消上演,因为雾霾的渗入导致没人能看清舞台。

  而如今,这样的雾霾消失了吗?

  消失了,却也没消失。

  1956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之后又不断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到了今天,伦敦的雾已不再是那可怕的黄色浓雾,而是沿海岛国淡淡的水雾,清幽,旷远。

  只是当你翻开书本,打开电视时,你会发现:“啊,原来它还在!”

  原来,它成了英国文化氛围的核心。

  狄更斯描述它是一种恶毒而滑动着的存在与力量,象征法律无尽的残酷和复杂所带来的神秘性;亨利·詹姆斯将它比作一种缠绕着工人阶级的阴冷氛围;有关“开膛手杰克”的电影,如果没有硫磺雾霾的背景,就无法完整,尽管所有凶杀案都发生在干净晴朗的夜晚;就连荧幕上的福尔摩斯,如果少了雾霾,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雾霾让福尔摩斯想象一名谋杀犯如何悄悄走过浓雾,“如同猛虎走在丛林,只有突袭时才现出身形”,尽管柯南·道尔在作品中很少提到雾霾……

  伦敦的雾,就是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潜入了英国人的思维里,渗透进了英国的文化当中。

  地球上如此,这个世界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只是一些地球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消失了而已。

  ……

  因为就住在附近,秦叶下了楼后很快就走到了唐人街,但看了一阵后却失望了。

  虽然刚才入口处立着一座牌楼,上书“国泰民安”四个金漆大字,显得很有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但里面的建筑风格却几乎都是西式的,也很有现代气息,只有少数几家挂着红灯笼,摆着石狮子的饭店还有点古典韵味。

  当然,拿来忽悠忽悠那些西方人还是可以的,毕竟这儿有很多中文店铺,有很多中菜馆,也有很多中国人。

  “这不是小秦吗,出门去哪呢?”

  忽然间,一个粗犷的声音传入耳中。

  秦叶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正扛着箱水产,憨笑着跟他打招呼。

  略一思索,他认出了来人——张建国,一个忠厚老实的粤省汉子,卖的是体力活,在这儿打黑工有些年份了。

  “是张叔啊,李哥家里有点事,我去帮他代半天工。”秦叶回道。

  “哦哦,小吴餐馆那片吧?”

  “是啊!”

  “那你得赶紧了,这个时候那几家的早餐生意都挺好的。”

  “嗯,张叔您忙。”

  秦叶结束了对话,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说实话,别看他一穿越就出来工作了,但那是没办法的事。

  若是有的选择,他绝对要把思绪好好整理下再出来。

  最起码,也得把脑中多出的那份记忆好好消化下。要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大大小小发生了那么多事,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回忆完的?

  而那些记忆有深有浅,有重要的,也有不重要的。

  有关苏壤的记忆无疑是深刻而重要的,但还有些记忆就不怎么重要了。

  例如,若是换了这身体的原主人,在出门时自然而然就会意识到那扇门有点小问题。又例如,就在刚才,秦叶思索了一下才认出了张叔。

  也因此,能快点结束对话让他松了口气,毕竟在没把记忆仔仔细细地捋一遍前,心里总是有点虚的。

  被这茬一搅和,秦叶想看看唐人街的心思更淡了,便加快了脚步。

  因为突然穿越让他起床时耽搁了不少时间,等到了小吴餐馆那儿时,他还是迟到了几分钟。不过,除了其中一家店的老板不满地嘀咕了几句外,其他人只是交代了一声后便自顾自忙活去了,并没有说什么。

  秦叶只是来帮人代工的,半天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他们说了有什么用?

  况且,谁不知道那家伙懒散的性子啊?

  ——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