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8章 科举应当更重要_大唐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没有要取代科举的意思,只是这一项考试也很重要。”

  说着,林深又翻了一页。

  这一页上,仅仅只有一个词“太学院”。

  太学......院?

  这是还要继续学习的意思?

  林深看出他们眼中的疑惑,也读懂了他们内心的意思,点了点头:“是的,之前十二年,他们学的都还只是一个基础。”

  “而太学院......”

  “是一所综合性的学堂,把所有的科目分的更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门方向作为自己未来的方向。”

  “比如说数学系、物理系、语言系......”

  李世民眉头依旧皱着,甚至是皱的更深了:“这太学院是几年,也是三年?”

  林深摇头:“四年,至少四年。”

  不等李世民发表什么意见。

  林深就竖起手指,继续说了下去:“四年还只是一个开始,若他们有志进行更深层度的学习,那么还可以在太学院里继续深造.....”

  “若他们不愿意继续学习下去,那边可以拿着太学院颁发的证书,证明他们的知识水平,继而就可以出来工作了。”

  他们三个人脸上的神色并不轻松。

  甚至来说.....

  他们的脸上神情十分严肃。

  林深的说法真的很打动他们,这样有条理的教育体系,简直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只是......

  这个时间太久了。

  六年后三年,三年又四年,这就十六年了。

  当然......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大唐的读书人,在参加科举之前,便都是一直在读书,他们读书所用的时间,只会比十六年更久、而不会少。

  但林深说的这事,和现有的读书人读书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学塾里读书。

  和在社会中求学,这是两码事。

  在学塾里读书,可是和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接触。

  李世民扯过林深手里的格子本,从头一页一页的翻阅着。

  “最开始的这六年叫蒙学?”

  “后面这两个三年,你可替他们想好名字了。”

  林深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第一个三年叫它小学,第二个三年叫它初学。”

  李世民点点头,又翻看了一遍之后,抬头问道:“有没有办法再把这个时间给压缩一下了?”

  林深摇头:“这几乎可以说是最合理的教学体系。”

  李世民叹了口气。

  房玄龄和魏征也没有发出反对的意见,他们不是傻子——若是让他们自己来做这件事,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整理出来。

  可......林深拿出来,一条一条的说明白每一学年相对的含义,他们自然也就能弄清楚,这个体系是多么的成熟。

  拿来就完全可以投入使用。

  “科举呢?”李世民迟疑了一下,还是问出了搁在他心中最重要的那个疑惑,“在你构造的这个教育里,科举是什么样的一种地位?”

  林深竖起一根手指,在格子本最上方轻轻点了一点:“科举,自然是最重要的......”

  “我所说的教育体系,其实和科举并不冲突。”

  “这些——”林深手指在格子本上滑过,指向这一页上的“国考”、“高考”的字眼,“它们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而科举......”

  “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出能够做官员、有能力做官员的优秀人才。”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