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一样的月光_重生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脉贲张!随着最后两记斩钉截铁的和弦,结束的演奏的陆维,立刻被全场热情的掌声所包围!

  “精彩的演奏!看来,这个来自中国的钢琴家不一般啊!”,几位评委的心里如是想着。

  “不过,他的演奏只剩下最后一首曲子了,是自选曲目,可时间,还剩下十七分钟,前面那三首曲子,都太短了,他怎么会这样安排?”

  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双手再次沉在琴键上,一连串如水般的三连音响起。

  贝多芬的《月光》!

  这首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因为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形容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而得名,从来没有一首奏鸣曲,能够像“月光”这般名满天下。

  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钢琴家在参加比赛时,都不会选择这首曲子作为自己的参赛曲目,因为它实在是被演奏得太烂俗了,如果不能弹出新意,在那些资深的评委面前根本讨不了好去。

  可这位来自中国的钢琴家,却敢于把他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最重要的一首曲子选成“月光”,究竟是他对自己的水平太有信心,还是对这首《月光》情有独衷?

  如流水般的琴声回旋着,荡漾着,那双缓缓起伏的双手,似乎对琴键带着一种深切的依恋,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琴声,仿佛是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又有阴暗的预感。

  第一乐章的织体并不复杂,左手始终是舒缓的三连音,右手部分却是如同呢喃般的、断续的单音,然而,在三连音的衬托下,却带有一种似断实连的效果。

  这段安静的音乐,带着淡淡的哀愁笼罩在人们的心头,顿时让人的心灵宁静了下来。那轻轻在琴键上起伏的双手,仿佛直接拂在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指尖流淌出的音乐,如同一阵柔和的风,又似幽静的河流,让人们淡忘了尘世。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一反所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都是慢板的形式,贝多芬的《月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段小快板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却十分丰富,它如此和谐地出现在第一、第三乐章之间,短短的两分多钟,却如同盛开在悬崖上的一朵白色的小小花朵,那短暂的一瞬,让人无端生出对人生的诸多感悟。

  极其富有弹性的手腕在琴键上跳动着,十分富有活力的音乐欢快地从钢琴上飞扬开来,演奏者的身体,随着这音乐做着轻微的舞动,每一个微小的动作,看上去都是如此地充满活力。

  从来没有对第二乐章有太多重视的人们,第一次发现了这短短的两分多钟里所包含的精彩。

  短暂的停顿,似乎在预示着人们,激烈的第三乐章即将爆发。

  观众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