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3章 政乱人思变(中_唐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只有一片被风吹日晒的干硬、板结起来的土块,但只要一脚踩下去就会吧唧有声的蹦出泥浆来。

  许多田野的位置已经被大群人活动的痕迹给踩平踏烂,还有一些河渠也被人为的截断或是挖掘开来,而淹没了附近一片又一片的良田,将其变成了泥泞难行的临时沼泽。

  时不时遭遇的村落也尽显破败。其中的人家早已逃亡一空。空荡荡的庐舍和棚屋、圈栏,任凭春风吹过如同鬼蜮一般的,出某种风吹雨打去了的呜咽声;根本毫无人烟稠密的东南鱼米之乡、舟车如织的东南财赋重地的景象和风韵。

  当然了,造成这种景象的背后,或许还有周淮安在其中推动的结果。虽然知道这是结束这个乱世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是无可奈何的结果;但是亲眼见到之后,还是让周淮安心底残余后世的现代人道德底线和三观,很有些不是滋味。

  “领军,据已然探明的敌情,这些徒然新增的敌势,乃是来自浙东各地的义营兵。。”

  葛从周亦步亦趋的驱马伴从在左右道:

  “义营兵?这又是什么来头和干系。。”

  周淮安不由的问道。

  “便是原本各地乡里自募的土团军和镇戍兵呢;只是那镇海周老贼在前些日子颁下了许多告身,将其尽数编列在麾下,号做义营军;”

  葛从周继续解释道。

  “后来又传令四方,但凡是愿来润州备敌从战的,皆有厚赏和重赐;乃令开了各州府库大肆散给军械和物用。。因此在短时内就聚附甚众,而号称‘义营十万’。”

  “其中不乏为官府所欺蒙,假以守土安民之故而奋勇敢战之士;又颇得熟悉乡土的地利之便,百姓为之闻风而动的人和。是以此番除了盖老都统的本部之外,其余几路义军这才皆遭了败绩。。”

  周淮安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就是传统义军在宣传和动百姓上,目光短浅或是只顾眼前的短板所在了。而太平军对付那些地方势力来,不但残酷而坚决的镇压那些上层及其附庸,也注重对于相应根源和土壤的后续挖掘、摧毁。

  并且能够用散带不走浮财、物资的后续手段,来争取和团结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而将其变相的捆绑在太平军阵营的战车上。毕竟大多数人的眼光都相当有限而抱有相当的侥幸心理。

  然而他们一旦拿了义军分的东西之后,来自官府和豪强大户重新得势的后续清算,就没有那么轻易放过他们了。于是那些原本不愿意和义军一起走的,也会在环境和行事的逼迫下纷纷倒投过来。

  另一方面显然还有葛从周不便直接说出来的讳言之处,也就是这些短时间内大肆扩充起来而良莠不齐的别部义军,各种控制不力的纪律败坏和滥杀滥抢行为,所造成地方伤害的扩大化和人心上的迅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