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九章 相煎(五)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供了501亿美元给同盟国,但给中国的只有十几亿,大部分还是抗战要结束的时候才给的,而英国获得了314亿美元的援助,苏联获得了113亿美元的援助。即便是早早亡国的法国都获得了30多亿美元的援助,这差距很明显。

  之所以抗战中后期,国内战场面对已经走下坡路的日本,打的还不如抗战初期好的原因,跟这有些关系。当然更多的还是内部问题,很多时候,援助的物资都没能发挥作用,而是被官僚资本家等拿去敛财去了。

  历史上,中国就在几个月后成为《租借法案》的适用国,这个时空,李恪就不信动用自己的关系,不能提前确定这事。他也不奢望总援助高于苏联、英国,但起码也不能比被法国这个都亡国了的国家差吧。

  “真的?你有把握?”听到李恪的保证,老蒋能坐住才怪,脸上激动地表情根本藏不住,直接大步来到李恪面前,生怕对方说没把握。

  “问题应该不大,不过有几个前提条件。”李恪说完看了看老蒋的态度,这几个前提条件肯定有私心,不过也都是为了这个工作能顺利进行。

  “什么前提条件?”老蒋一下冷静下来,看了一眼李恪,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可以接受。不过想到他跟宋子文的关系,也有些头疼,他乐意看到手下的人有矛盾,毕竟上位者都不想看到手下一条心,不过两边的矛盾貌似有些脱离控制。

  “第一个就是更换驻美大使人选!”李恪即便是跟宋子文不对付,但他也不是把个人恩怨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他还没那么不识大体。

  “你说希疆?他在美国做的还可以吧。”老蒋眉头一皱,但没拒绝。

  “要是在非战争时期,他担任这个驻美大使一职倒还没什么,不过现在是特殊期间,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更加合适、能完成后面关于《租借法案》谈判的人选。”李恪认真道,“显然,胡适并不适合。他在美国期间,也的确在呼吁美国政府支持我国,不过祖国陷入危难的时候,他到处去拿那么多没多大实际意义的‘荣誉博士’学位,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

  当然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胡适在抗战初期,对日态度跟汪精卫等人一样,这样的人能为中国争取多大的利益?李恪对此有些不抱希望,这方面即便是宋子文都比胡适好点。

  “那你觉得谁适合接替这个职务?”老蒋也有些意动,显然已经认同李恪的观点,也打算换掉胡适。

  “属下有两个合适的人选可供校长参考。”李恪也没犹豫,直接说道,“第一,现任驻法大使顾维钧{注:此时中国驻法大使的大使馆在维希},此人是经验丰富的外交人员,而且真正为我中华争取利益,堪称第一外交家也不为过;第二就是陈光甫,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