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畅销_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紧起床干正事,这样下去真的不行!”

  他靠着过人的毅力,果断下床去洗漱。

  只花了不到一刻钟时间,还算比较利索。

  随后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

  先将婠婠的一只耳坠拿去当铺抵押,换了80多两银子。

  接着支付1两银子的定金,印刷整整五千张明报。

  这个体量,已不算小了。

  按10文一张去卖,即便铺开到城内的大街小巷,也非短时间能全部卖完。

  况且目前只有两家商铺售卖明报。

  除了他的青云斋,便是代工帮忙印刷的正阳书店。

  ……

  不过数日后,明报的销售情况居然意外的畅销。

  如此火爆的情况,着实出乎王思源的预料。

  在如今这个时代,其实精神娱乐项目相当匮乏。

  尤其是对于下层的老百姓而言。

  除了看些杂书,便是偶尔逛逛青楼,或是晚上陪夫人练习运动。

  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八卦心理,喜欢看热闹。

  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虚竹大师,居然有丑闻。

  换作其他人,就算知道,也是不敢说出来的,更不要说公之于众了。

  这在很多人看来,绝对是公然挑衅少林寺的名望。

  想必幕后主使,是活不长久的。

  “没想到虚竹大师年轻的时候,居然在西夏皇宫的冰窖里,与银川公主有过鱼水之欢!”

  “虚竹大师长相丑陋,笨嘴拙舌,竟有此等艳遇,真让我羡慕不已!”

  “滋滋!这真是惊天秘闻哇!”

  城内多家茶馆、酒楼、青楼、赌场等许多场馆,都有人议论此事。

  明报之上,不仅刊登了虚竹与银川公主的感情经历。

  还将他早年间的生平,描述得事无巨细。

  仿佛是虚竹本人亲口所述。

  甚至比亲口所述还给人更加详细的感觉。

  不禁让许多人大奇。

  当然,怀疑热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民众并不少。

  但是否真实,并不影响民众津津乐道。

  明报卖出越多,传播越广,对少林寺名声的损伤就越严重。

  有些人断定,不出一两日时间,就会有少林寺的武僧,打上青云斋去。

  “虚竹不仅与西夏银川公主有染,还与辽国宗师萧峰,大理皇帝段誉,居然是结义兄弟!”

  “此等情况简直不可思议!难保虚竹不是别国的奸细!”

  “如此情况,实在叫人很难不怀疑,虚竹会不会在国难当头之际,出卖我大宋!”

  “怪不得少林寺极少干涉世事。凡国家有事的时候,都封寺封山,说什么出家人慈悲为怀。”

  “我看是心有奸佞,不是怕死,就是想卖国!”

  似这般言论,赞同者很多,反对者亦不少。

  争议颇大。

  包拯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提醒王思源最好不要再卖明报了。

  免得遭到少林寺的报复。

  但王思源不以为然。

  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少林寺若不爽了,就让他们派人来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