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节 互不相让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斯大林更不是吃素的,他一刻不停地着手建立“东方战线”。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7月,苏联在德国的默许纵容下大肆攫取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通过发动战争,苏联从芬兰夺取了大片土地,并迫使波罗的海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自愿”加入苏联,成为其加盟共和国。其后又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至此,苏联的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200——300公里。

  由于德国正忙于北欧和西欧战事,无暇东顾,希特勒对苏联超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趁火打劫的行为虽然十分恼火,但只能哑巴被爆菊——有苦说不出。斯大林在抢夺果实后也想安希特勒,希望通过谈判,迫使希特勒承认苏联的行为。

  1940年11月12日,时值柏林的深秋季节。上午11时,莫洛托夫一行65人抵达柏林火车站。在站台上,布尔什维克的使者受到了纳粹外长里宾特洛甫的热烈欢迎。在随后的两天,莫洛托夫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恭维话,受到了十分隆重的款待。希特勒用尽了一切办法要使他相信,德国试图与苏联继续保持友好。

  当天中午,里宾特洛甫同莫洛托夫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德国外长坚定地表示,大英帝国的末日业已来临,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德国一到气候条件许可,就要坚决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从而彻底摧毁英国。到目前为止,这种大规模的进攻迄今之所以未能进行,完全是由于天气不良的缘故。”

  里宾特洛甫强调,“轴心国家由于具有异常强大的实力地位,因此,它们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打赢这场战争,而是如何迅速结束这场已经打胜的战争。”

  对于德国外长的夸夸其谈,苏联外长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放在心上,更谈不上讨论。在苏联,斯大林决定一切,下面的人没有多少权力。莫洛托夫想当然地以为德国也是希特勒掌管一切,他要省下力气对付德国元首,而不在传声筒里特洛甫身上浪费他宝贵的唾液。

  午餐后,希特勒在帝国办公厅接见了莫洛托夫,并习惯性的开始了长达半个小时胜利者的独白。他表示德国即将给予英国以沉重的、最后的打击。

  希特勒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当前,德国的目的不仅是要为这场最后的斗争进行军事部署,而且要澄清在这次最后摊牌中和摊牌之后的极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他重新检查了同俄国的关系,不是从消极的精神出发,而是想要积极加以调整——如果可能的话,使之经历一个长远时期。”

  把这番云笼雾罩的外交辞令翻译成通俗文学,希特勒的意思是最后的胜利唾手可得,德国希望与俄国达成一项长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