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九章 郓城往事(上)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当年的郓城兔儿唇季氏,回到了郓城商贸城,做起了大明第一位女性商贸城“官员”,随后又嫁给了城东吴家三子吴黎,吴家有一个染坊,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却也是城东有头有脸的人家,自从在商贸城租了一个店面后,把吴家的染布在商贸城中开起了一家布庄,在开布庄中,吴黎结识了季氏,就这样两人你情我愿地把婚事定了下来。

  有了季氏的运作,吴家的布庄生意很快风声水起,后又在商贸城外黑松林小区,购买了一处商品房,两进大院落,后院是两层小楼,前院还有回廊,落地大玻璃窗户,随后季氏跟吴黎结婚生子,一共生了二儿二女,现今大女也以到了一十四岁,都在商贸城宋金河书院读书,大女毕业后有意留在书院任教。

  昔日美男褚桂平的舅舅老罗头前年依然作古,留下了一个二进院落,褚桂平现在已经人过不惑,因为名声不佳,整日跟李家公子李念致混迹在一起,又调戏燕家燕瑶北之女,又跟望春楼内女子不清不楚,最后弄出了一场官司,衙门的差事也干不下去了,被县令贬整了一名从书吏到了站班皂役,看着褚桂平长的高高大大,美目皓齿,也不忍加罪,就让其拿着齐眉棍站在门口,如若有开堂,就站在正厅喊一声“威武”吆喝助威,又能装个门面实在是太适合了,看着也舒服。

  不管年少时有多么地轻狂,面对大好年华,所有的事都不是什么事,可是到了不惑之年后,褚桂平也不例外,急了!古人更甚,无后啊,娶妻才能有后,可是前几年老罗头在世时,继当年季家庄的季氏后,不知动了多少的脑洞给自己的外甥娶妻,最后都被婉言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像衙门内衙役的人家,虽然身份卑贱却是个“好职业”,还可以世代相传,有的甚至可以出租。明朝的衙役一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站班皂役,就是审判时手持水火棍分站两旁,吆喝助威,县太爷出门负责举着“回避”、“肃静”牌子的人,可以说,既是仪仗队,又兼做行刑手。

  第二类是捕班快手,也就是捕快,专门负责传唤被告人、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以及催租税等职能。

  第三类是壮班民壮,属于临时召集的民工,主要负责城门、衙门、官仓、监狱等重要岗位的守卫。

  三班衙役,除了壮班,都属贱民,一个家族有人干了这个工作,三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地位比一般农民还低。衙役本身就处于最底层,一些人员甚至来自于下九流,可以说鱼龙混杂的一个群体。但在实际的行政运作中,他们却被赋予了官方的权威甚至是权力,行使类似警察的功能,如送达公文、送交传票、拘押人犯、执行刑罚、催缴税赋等工作。所以,衙役在百姓当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