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册封(修)_玄门小国师又在卜卦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他帮着帝王,努力把那衣衫上的一切系带都系到了最紧,他穿着它,仍旧显出了几分松垮空荡。

  “别试了,景真,那衣裳系不紧的。”老人的嗓音悠悠传来,带着点说不出的轻快意味,“我老了,这衣裳也早就不合体了。”

  “走吧,崽子,咱们该去青阳宫了。”元濉道,顶着帝王衮冕的老人正欲驱着轮椅转身,孰料掌中便先一步被人塞了只雕了龙头的木杖。

  “陛下,这个给您。”白景真放轻了声调,“免得您等下站不稳。”

  从帝王寝宫赶至青阳宫的路上,元濉尚可乘坐舆辇,但依照扶离的礼法,等到了储君受印受带完毕,要向帝王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聆听和帝王训诫之时,他便得站着了。

  “你这小子的心思倒是细。”老人低眸看了眼手中的龙头拐杖,眉目间不由多染了两分的笑。

  他欣然收下了那只手杖,甚至就那样顺势将之横在了轮椅的扶手上。

  白景真见状微微翕动了嘴唇,但他踟蹰了半晌,究竟什么话都未曾说得出口。

  ……罢了,陛下他自己开心便好。

  青年怅然轻叹,而后缓缓推动了轮椅,木轮碾过地面时吱嘎作响,元濉听着那略有些刺耳的声音,忽的抬了头。

  “景真,你还记得我们去见阿衍的那天,回来时我跟你说过的那些话吗?”

  老人的神情和蔼而平静,白景真闻此微怔,随即闭目颔首:“记得。”

  “嗯,记得就好。”帝王应声,自此便不再开口。

  白景真由是沉默着推着他上了轿辇,又随着那轿辇一路去了青阳宫。

  彼时那宫外高台上已站满了百官,身着储君衮冕的元灵芷也早便就了位。

  轿辇落了地,青年搀扶着文煜帝,一步步登上那座雕龙鎏金的御座,等着帝王坐稳,白景真即刻退回了百官之中。

  鼓鸣号响,众臣齐齐叩首,山呼了那声“万岁”。

  元濉觑着那匍匐于地的文武百官,忽觉生出了满腹的无聊厌倦。

  他当真是已过够了这样的日子。

  “众爱卿平身——传旨吧。”帝王抬袖,待众臣起身后,方示意老太监捧出他拟好多时的圣旨。

  “传旨——”老内监洪声高喝,转而将那方圣旨奉到了宰相面前。

  上了年岁的老宰相颤巍巍取过那圣旨,展开来,竭力放开了嗓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先帝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之务、任人之政,无不躬身勤勉,夙夜兢兢,未至倦至,不敢稍逸分毫。

  “朕疾患固久而年近天时,自当仰祖宗之谟烈,承天地之福庆,昭垂天下,托付至重,承祧(音“挑”)统业,端为元良。

  “咨尔皇次女熙华公主元灵芷,性行恭谦,器质冲远,温文孝友,可堪国之重任。

  “今载籍令典,谨告天地,明启宗庙,俯顺社稷,受尔册宝,立为储君,正位东宫,以荣百年之业,定四海之心。

  辰和三十五年九月。”

  念完了圣旨,随之而来的便是受印受带,等着这一大串的礼节行毕,元濉便在老太监的小心搀扶之下、拄着拐杖,慢慢起身行至了台前。

  受过印鉴的元灵芷见状上前三步,衣摆一拢,结结实实地行了那三跪九叩的大礼。

  待她礼毕立身,那高台上的帝王却倏然两眼一花。

  拐杖堕地,木杖击石一声闷响。

  那曾经威名四方的帝王,已然歪着身,闭目仰跌了下去。

  高台之下,白景真茫然地睁大了双眼。

  他方才看得清清楚楚,老人闭目之前,曾无声翕合出了两个字。

  “真好。”

  ——他终于再也不用做这扶离的帝王了。

  ——真好。

  改完了

  可恶的圣旨,再也不想写了

  真他妈写的想吐

  参考了几份能找到的圣旨

  关键他妈的元灵芷没得夸啊夸的我好尬!!!

  明天一定日六(如果起得来)

  我再也不想写圣旨了!!!!!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