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陈氏父子【一更,求订阅】_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陈氏父子【一更,求订阅】

  昭襄王三十一年的冬天,六国的君主们第一次开始怀疑,身为君主是不是能活才是最重要的。

  在秦王嬴稷执政的这三十一年里,六国的国君多的换了四位,少的也已经换了两三位了,唯有昭襄王一直伫立在秦国的王位之上,且没有丝毫的疲惫。

  一个稳定的君主能够给国家政权带来的,是同样的“稳定”。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唯有“稳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因为若是国君不断更替,那么跟随着国君的“利益阶级”也会不断的更替。

  “下一任”和“这一任”所代表着的“阶级”永远不会是一个。

  因为只有站在不同的人身边,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在秦国十分平稳的度过了近三十年光阴的时候,其余六国的国内则是因为政权交替而动荡着。

  诸多公子争夺王位的事情有,公子通过一些“非正规”手段成为了王,而后将原先的“王”,也就是自己的父亲放逐的也有。

  新旧的交替,带来无尽希望的同时,也会有无数的“旧”被损坏。

  在这种此消彼长的环境下,秦国与六国的国力对比就越来越明显了,甚至已经到了不需要再思考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地步了。

  但即便是这样,六国的国君们也依旧没有放下各自的争执,依旧在不断的进行攻伐。

  昭襄王三十二年的春天,赵国与燕国合盟了,这两个国家在除却秦国之外的其他六个国家中,都是较为强大的,他们联合在一起,是为了攻伐他们共同的邻居。

  齐国。

  齐国与燕国早已经成了不可化解的仇人,所以燕国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让齐国的国力再次降低。

  齐国本来想要求助秦国的,但当齐国的使者到了秦国后,却被告知,赵国同样是秦国的合盟“盟友”,所以秦国没有办法对赵国动手,于是齐国只能够自己抵抗起了两个盟军

  这一场战争,由赵国名将廉颇带领。

  新的赵王虽然不再如同原本的赵王一样信任廉颇了,但他却是没有人手可以去选择。

  国内除却廉颇外,也就一个赵奢可以用了。

  但问题是,赵奢需要抵御蛮夷。

  赵王只能够捏着鼻子用廉颇,而在用廉颇的时候,却是在不断的盼望着,盼望着赵国能够出现一个顶替廉颇的人。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让他替换掉廉颇。

  十分巧合的事情是,在这种环境下,赵国真的出现了一个“少年英才”。

  “少年英才”的才华很快的就传遍了邯郸城,无数英才前去与之辩论,都被他的“兵法”才华折服,成为了少年父亲的门客。

  少年乃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齐、赵燕之间的战争很快的就爆发了,三国虽然国内的状况都不是很好,但他们都不想要停止战争。

  毕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