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卷 第11节_墓畔回忆录(墓中回忆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同公民士兵、世界的解放者会面的情景。在我小有声名之前,华盛顿已经进入坟墓。我像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从他面前走过;他那时正处在光灿夺目的时期,而我是完全默默无闻的;我的名字在他的记忆中匆匆走过;但他的目光注视过我,我感到荣幸!我觉得我毕生受到这个目光的鼓舞:在伟人的目光中,有一种道义的力量

  华盛顿和拿破仑之对比

  波拿巴刚刚去世。既然我刚才敲过华盛顿的门,于是头脑中自然而然地将美国的创始人和法国皇帝作一番对比。更凑巧的是,在我写这几行字的时候,华盛顿已经不在人世了。在智利歌唱和战斗的埃尔西拉①,在旅途中停下来,讲述迪东②之死;我在我的宾夕法尼亚之行开始时停下来,将华盛顿和波拿巴作一番对比。我本来可以在讲述我跟拿破仑的会见时做这件事;但是,如果我的《回忆录》在写到一八一四年之前,我就进入坟墓,那么人们就永远不会知道我对这两位上帝的使者的看法了。我想起卡斯特尔诺③,同我一样的驻英国大使;他同我一样曾经在伦敦写他的回忆录。写到第七卷最后一页时,他对他儿子说:“在第八卷我要谈这件事。”但卡斯特尔诺回忆录的第八卷根本不存在:这个事例警告我要抓紧时间。

  ①埃尔西拉(Ercilla,一五三三—一五九四):西班牙军人和诗人。

  ②迪东:传说中迦太基的创建者。

  ③卡斯特尔诺(一五二○—一五九二):法国外交家和军人,曾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

  华盛顿跟波拿巴不同,不属于那种超过人类高度的种族。他身上没有任何惊人之处;他并未置身于广阔的舞台;他不曾同那个时代最能干的将军和最强大的君主打交道;他没有从孟菲斯转战维也纳,从加的斯转战莫斯科:他在内部狭小的圈子里,在一片无名的土地上,带着一小帮人进行自卫。他并未发动战争,取得可以同阿尔贝尔①和法尔撒尔②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他没有推翻王位,用王位的残余组成新王朝;他不曾让那些国王在他门口说:

  ①阿尔贝尔:中亚细亚地名,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那里取得对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决定性胜利。

  ②法尔撒尔:希腊城市,公元前一世纪恺撒在那里打败庞培。

  他们让人等得太久,阿提拉厌烦了。③

  ③引自高乃依的悲剧《阿提拉》。

  华盛顿的行动被某种无声无息的东西包围着;他行动缓慢;他仿佛感觉肩负未来自由的重负,担心损害它。这位新式英雄承担的并非他自己的命运,而是他的国家的命运;他不允许使用并不属于他的东西冒险;但是,这种深深的谦卑放射多么耀眼的光芒!到华盛顿的剑曾经闪光的树林中去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