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Oracle_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一九七七年的夏天,在忙完《星球大战》的发售后,伊森和伊芙琳便去了趟波士顿,和视频游戏专利的发明人拉尔夫·贝尔见了个面,然后转道在华盛顿呆了一天,去看了看大法师芭芭拉·巴布科克的新单位,并在TCP/IP协议的专利拥有者文顿·瑟夫的带领下,满怀好奇的参观了一下DoD。

  按照两人的本意,那趟旅行不过是忙里偷闲的休息,顺便维护一下身边的人际关系。但在和伊芙琳的老师文顿·瑟夫交流时,对方可是向他们抱怨了DoD的工作不好做。当时的他正在为DoD开发一个海陆空三军联合的通讯系统,而为了保证不懂计算机的普通人能够快速的使用该系统,他们需要为普通人研发一个专门的,特定的资料存储和调阅工具。

  若是非要描述,DoD要的其实就是后世软件的便捷,鼠标双击,软件就能打开,接下来便是傻瓜式的操作流程,查看三军发送来的资料,并将其存入库中,只要看得懂文字,一切就都好说。

  但这些在未来十分轻松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好办,当计算机这个物件都没有被普通大众所接受时,想要把海陆空三军串联一块儿?

  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就算是文顿·瑟夫来做也是一样。

  而更让他头疼的是,在他带领团队编译软件时,他们隔壁的中情局也在搞类似的东西,如果都是研发,那当然没有问题的,可中情局没有选择自研,而是选择了采购,并且,他们的采购价比文顿·瑟夫的自研项目经费要低不少,于是乎,问题便出现了。

  每个机构的经费都是有限的,你多用一点那别人就少拿一点,当CIA那边表示我们不自研,我们采购时,DoD这边便也冒出了相同的声音,他们也想把软件外包出去,让文顿·瑟夫团队专心去做数据传输网的搭设。

  直至文顿·瑟夫表示,串联三军的数据库用脚板底想也不可能外包给个人,而且CIA那边的外包大概率会出事后,DoD便批准了他的自研项目。

  然后,觉得DoD太磨叽,CIA太脑残的文顿·瑟夫便在和伊森见面的那天把事情抱怨了一通,并且还提起了对方外包公司的名字,软件发展实验室,以及对方的办公地址,湾区,让伊森去看一看这个皮包公司有没有问题。

  如果有……

  被烦的要死的他就不会客气了。

  在面对文顿·瑟夫的嘱咐时,伊森可是非常上心的,因为对方不仅是伊芙琳的老师,还是芭芭拉·巴布科克的好友,更是互联网的搭建者,当开启下一个时代的钥匙就掌握在对方的手里时,伊森只有脑袋被驴踢了,才会敷衍了事。

  所以,在回到斯坦福后,伊森便把这个事情交给了尤莉丝·诺布尔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