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1章 地方分权(1)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藩院进一步统计大明宗藩及宗室人口……”

  “记…着内阁统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废除火耗、增发新制钱等诸事,明确北方诸省推行新政。”

  “记…着军机处、五军都督府有司,尽快落实北方诸省都司新制,并会同有司落实撤卫并地诸事……”

  韩继思、黄道周他们离开没多久,崇祯皇帝就下达一系列指示,这让调到御前的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毛聚奎等一众大臣,一个个都神情严肃的忙碌起来,记录着天子的旨意。

  现在大明中枢的权力构架,在不少人的眼里很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刚刚好。

  唯有彼此间相互制衡,他才能做成很多事情。

  不过这种乱糟糟的权力构架,能存在的期限很短,等到江南诸省的平叛诸事,初步得到缓解以后,一场围绕大明国制的谋改,就将大刀阔斧的进行了!

  “将朕所言的这些事宜,尽快拟定成旨意,呈递到御前来。”看着忙碌的众人,崇祯皇帝神情严肃道。

  “涉及到相应的事宜,要明确好直属机构,这部分补充单独造册,一并呈递到御前来供朕御览。”

  “臣等遵旨。”

  众人忙作揖应道。

  内务府磨砺出的人才库,被崇祯皇帝掏的差不多了,这也让崇祯皇帝想另一件事,如何确保大明官员的队伍质量。

  这是关键所在。

  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不管当初再怎样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可是时间久了,就是会有一群人被拉下水。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权力惹的祸。

  大权掌握在手,就是能做寻常人不敢想的事情。

  “皇爷,通政司这边,转递到司礼监不少规谏奏疏,甚至有部分是请辞奏疏。”王承恩恭敬的走进殿,看着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据司礼监整理……”

  “不必拿这些事情,来烦朕。”

  崇祯皇帝头也不抬,继续忙碌着,“将这部分奏疏一律发给内阁,告诉徐光启他们,就说是朕的意思。

  涉及到江南平叛诸事,谁再敢规谏,再敢上疏请辞,一律按制办理。

  一个个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想着自己那点好处,却不想着现在的国朝,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和困难。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让贤吧,大明不缺能做事的人,朕也不需要这些聒噪的人,在朕眼前蹦跶。”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伴君如伴虎啊。

  常年服侍在崇祯皇帝身边,王承恩愈发觉得自家皇爷脾气很大,其实王承恩也能理解,要解决的政务这般多,要解决的麻烦这般多,就算是再好脾气的天子,面对这些弊政和毒瘤都会恼怒的。

  特别是从维新变法的大旗,被自家皇爷明确以后,王承恩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反弹,可是他却不敢多言其他。

  从内务府特设以来,内廷太监群体的权力就被限制了。

  “还有一件事情。”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看着即将离殿的王承恩,皱眉道:“传朕口谕,明内阁诸臣明日进宫,朕有事情要和他们商榷。”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转身应道。

  千头万绪。

  真的是千头万绪。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成堆的奏疏,心情是格外的复杂,尽管说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去了,可是否能落到实处去,这也是他现在最担心的事情。

  大明幅员辽阔,治下各地情况复杂。

  如果说这盘大棋,他不能平稳下好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面临的困境只会越来越多。

  越是在这等境遇下,他这个大明皇帝就越不能乱。

  如果说他乱了,那大明就彻底乱了。

  维新变法要做。

  江南平叛要做。

  由此产生的新旧矛盾,让崇祯皇帝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就像是在走钢索一般,稍有不慎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崇祯皇帝甚至不敢想象,如果这一次他败的话,那大明将会经历什么,他这个大明皇帝又将经历什么。

  走出暖和的东暖阁,无视殿外行礼的侍卫及太监,崇祯皇帝抬头仰望繁繁星空,一股寒风吹来,让他的精神一震,他所处的这个位置,注定是孤独的,他注定要做孤家寡人,否则一些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做好!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