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4章 朱聿键就藩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了。”

  金铉沉默了。

  其实在东江镇的这些年,他看到了这些本质,只是这些话却不能讲出来,毕竟说到底,辽地也是大明麾下的疆域。

  天子能这样做,但对待世人却不能这样说。

  “可是话又说过来。”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继续说道:“辽地的冲突也好,战争也罢,按照既定的谋划而言,只要能稳步向前落实,那终究是有结束的时候。

  可大明想恢复元气,却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毕竟国朝在此前欠下的账,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谁能承载辽地的战略意图呢?

  无疑是朝鲜!

  朕需要一个混乱的朝鲜,来持续落实所谓的‘泛辽东战略’吧,将先前成熟的这些谋划部署,转嫁到朝鲜这个地方。

  如此一来的话,大明就能多一处财源,以此带动大明境内,新兴起来的各项产业领域,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大明戍辽的各军,大明戍辽的水师,都能围绕着朝鲜这一承载,继续的磨砺下去。”

  崇祯皇帝是理智的,也是冷血的。

  他清楚的知道现阶段的大明,处在怎样的境遇,也知晓现在的大明,根本无力对外大举扩张。

  抛开国力不谈,单单是麾下军队建设,海上力量的筹建,都远没有达到对外进取的境界。

  北上和蒙鞑打?

  多半会输。

  南下和西夷打?

  多半会输。

  西进和异族打?

  多半会输。

  有着广袤的战略纵深,这是大明的唯一优势,也使得大明在遇到区域战争时,能够掏空家底,确保边疆地带的安稳。

  但是想真正打出去,大明还真不够格。

  “朕想要的大明军队,是一个从上到下,真正意义上脱胎换骨的新军。”

  崇祯皇帝感慨道:“可是现在还没有达到那种境遇,所以朕需要可靠的人,统领着可靠的军队,去不断的进行磨砺,进行总结,处在这等相对安稳的局势下,逐步的改变,逐步的蜕变。”

  打出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毕竟原始工业化的推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蓄势,都需要大量的倾销地和资源地,将财富和资源都汇聚到大明本土。

  如果说没有这一前提条件,其实大明想要持续推进维新变法,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可是想做成这些事情,就要先知道自己的斤两,就要清楚大明的短板,在没有妥善解决自身弊政和顽疾前,就贸然的打出去,这不是在拯救大明,而是在加速大明的倾覆。

  “不说这些了。”

  崇祯皇帝摆手道:“既然李倧愿意将济州岛租赁给大明,就叫朱聿键去就藩吧,算算时日,朱聿键也该去济州岛了。

  朕拟了几封密旨,你离京回归东江镇时,亲手交到刘兴祚、左良玉、朱聿键等人的手里。

  对了,朕给朱聿键也挑选了一批可靠的人手,这些人都是先前的遗孤,去济州岛就藩,没有可靠的人,忠诚的人,是不行的。”

  “臣遵旨。”

  金铉忙起身作揖道。

  大明对外扩张的路线,崇祯皇帝已经明确下来,先近海,再中海,后远洋,通过逐步的磨砺和发展,奠定前者的根基,再对外进一步扩张。

  这无疑是最稳妥的一条路线。

  朝鲜和倭岛两地,崇祯皇帝是必然要拿下的,哪怕是移藩控制,也要将这些地域给有效的控制起来,而非所谓的藩属关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崇祯皇帝宁愿将这些地域,交给大明的宗藩群体,交给获封的勋戚群体,也绝不叫这些地域,让一帮异族继续把持着,等待他们蛰伏壮大之际,在翻过身来去撕咬神州一口,这等错误是绝对不能犯下的。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