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7章 洪承畴的苦恼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7章洪承畴的苦恼

  大明所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是多样的,这不是较短时期内,就骤然出现的烂账和坏账。

  而是经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不断累加堆积的历史账。

  所以在面对这等情况时,要懂得分门别类的去处置,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合适的事情。

  像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这些人,不能简单的一棍子打死,要懂得榨取他们的价值,继而帮着自己解决麻烦。

  这就是崇祯皇帝的用人之道。

  现阶段的大明啊,还处在拨乱反正的时期,所明确的维新变法,只能逐步稳健的亮明,一味地去用强,只会让问题愈发棘手,让矛盾愈发激化。

  周延儒受衍圣公府案的影响,在山东头疼了很久,同样的道理,奉旨调查江南刺杀案的洪承畴,那日子也不好过。

  南京城。

  “这白莲余孽所做之事,根本就叫人摸不到头绪。”

  洪承畴坐在官帽椅上,看向他聘请的西席陈伟业,“来南京城的时日也不短了,可负责的江南刺杀案,调取查阅的那些案牍,却理不清任何头绪。”

  作为新晋的兵部尚书,洪承畴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赶赴京城任职之际,天子会给他谴派这等差事。

  最初在收到旨意时,见到内务府总管大臣张肯堂、何腾蛟,见到大批钦差队伍时,洪承畴是疑惑的,是费解的。

  这究竟算怎么回事啊。

  自己这个新晋兵部尚书,怎做起刑部尚书的事情了。

  难道就因为牵扯到白莲余孽,就将此事强拉到自己手里?

  “大司马,其实理不出头绪,这才是最关键的。”

  陈伟业神情淡然,看向洪承畴说道:“不知您是否想过,江南刺杀案闹出的动静,产生的影响很大,钦差队伍在赶赴南京城时,就能看出这些情况。

  可偏偏陛下却让您来奉旨查案。

  陛下是真想查江南刺杀案吗?真想查白莲余孽吗?只怕事情没这般简单吧。

  倘若真是这样,就算动静和影响再大,也不必派您来江南,直接选派内阁群辅,或刑部尚书过来,这不是更合适吗?”

  洪承畴眉头紧锁起来。

  对陈伟业所讲颇为认可。

  从当初擢升三边总督,负责镇压山陕爆发的流贼叛乱,洪承畴就知晓紫禁城的那位天子,可不简单啊。

  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曹文诏所领神机营,在陕西境内所做诸事,特别是那套扎硬寨、打呆仗的做法,尽管耗费的时间较长,可成效却是显而易见的,逐步将猖獗的流贼各部,压缩他们的流窜范围,最终将其驱赶出陕西境内,被迫转战到青海境内,这就让洪承畴觉得耐人寻味。

  特别是镇压围剿流贼期间,陕西所辖各府州县治下,一批名声不好的士绅地主,都被流贼逐一洗劫破家,尽管洪承畴没有直接证据,但其心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