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9章 联合海贸(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朝鲜、倭岛、南洋诸国对咱大明治下,竟有这般多紧缺的所需?这帮西洋蛮夷真够黑的啊,一件百十两的瓷器,贩卖到天竺那边,居然能卖出百十两黄金?”

  “这些介绍都是真的假的啊,如果说真参与进来,不能赚取到银子的话,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正殿内响起各种声音,尽管很小,然崇祯皇帝却能通过众人的神态变化,揣摩到朱纯臣他们所想,所忧。

  考虑到大明当前的形势,加之官办诸厂的谋划明确,崇祯皇帝必须给后续蓬勃发展的规模化工厂,积极开辟出一条发散的倾销渠道。

  只是内帑现在空虚了,叫崇祯皇帝一个人办成此事,很难,也较难形成大的规模。

  所以在京的这帮勋戚群体,就成了崇祯皇帝眼里的肥羊,他要利用这些勋戚所攒家底,来帮助自己做事情。

  查他们的商号和田产,是为了叫他们心有顾忌,不然想让他们拿出银子,整合商号和船队,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铲除现有勋戚之中的败类,这一方针是不动摇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崇祯皇帝,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为大明夯筑根基啊。

  “其一,上面所提到的事情,都是真实的,是通过所接触的欧罗巴各国海商,包括福建郑家,汇总得出的定论,嗯,忘了告诉诸卿了,朕在琉球那边,设立了琉球镇,是郑芝龙出任总兵官,还叫他创设了一个汉盟,所做是针对大明内部所缺,跟大明展开海贸。”

  崇祯皇帝面色平静,看着朱纯臣他们说道:“其二,内帑不出银子,但要占据三千万两的银股,是朕承担一定风险的,凡是带银、携商号船队等,加入到皇明海贸总会,朕都会与之签订对赌契约,若是前三年内,没能分得规定的银子,则内帑会追补所缺银子。

  其三,不妨把眼界放大一些,大明之外的疆域下,藏着无数的金银铜矿藏,皇明海贸总会,以后会逐步占领这些地域,积极开采这些矿藏,所得皆计在总账之中。

  其四,针对皇明海贸总会的发展,朕拟定了一份具体的章程,哪怕是朕都要遵守这份章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杀鸡取卵的事情,朕是不会做的,朕的眼光没有这般短浅。

  其五,皇明海贸总会所募钱财,统归于总会发展所需,不得外借,不得挪用,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跟总会没有任何关系。

  其六……”

  崇祯皇帝一条条的讲明,朱纯臣、徐允祯这些勋戚,先前所想的种种,这一刻都打消了不少。

  如果说皇明海贸总会,真像天子所讲的那样,那购买银股加入进来,是一项很不错的投资所在。

  “朕在川海总会这边,筛选了几名不错的良才,出任皇明海贸总会的执行董事,负责前期筹建事宜。”

  见不少人有所意动,崇祯皇帝开门见山道:“五千万两的银股分配,你们这些人进行统筹认购,每一家都要认购,现在你们会埋怨朕。

  等到了分银子的时候,就会感激朕。

  打死不愿认购的,可以,那就去锦衣卫诏狱,去聊聊这些年来,所做的那些违背大明法纪的事情。

  等银股统筹认购完毕,根据所持银股比重,会筛选一批出席执行董事者,其他人皆为董事。

  执行董事负责决策和发展,董事负责监察和管控,详细的明确分属,等诸卿把皇明海贸总会筹建起来,朕会派人送去公函。

  行了,都退下吧,朕还有政务要处置。”

  言罢,崇祯皇帝直接下达逐客令,筹建皇明海贸总会,没有商量的余地,拿捏住他们的把柄,不能从他们身上敲诈银子,那未免显得太无能了。

  再者说皇明海贸总会,以后的体量能不断变强,这对大明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至少能成为大明开海的先驱。

  知晓这些事情的一众勋戚,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出现忐忑、难以抉择的境遇之下,毕竟五千万两的银股,若是叫他们统筹认购的话,那基本上算是将各家的家底,全都聚集到皇明海贸总会名下。

  像这等涉及身家的决断,无论是对谁来讲,都不是轻易能定下的,可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可供选择的并不多啊。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