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4章 理藩院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爌、王洽这帮阁臣和枢辅,对天子每每特召他们,来乾清宫觐见,那心里都会发憷和顾忌。

  从抓一帮在京勋戚,到特设直隶巡抚,再到特设赈灾公署,这短短十数日间,朝堂就起了很多变化。

  每次天子的意图达到了,可留下骂名的却是他们。

  朝中的不少文官,都指摘内阁,甚至是军机处,天子这般乾纲独断,于朝于民而言,并非是甚么好事。

  特别是赈灾公署一事,牵扯到户部、工部等有司,那朝中舆情就更大了。

  然而对待这些情况,崇祯皇帝根本就没多理会。

  想吵闹就吵闹吧。

  眼下处在特殊的时期,崇祯皇帝没有精力,去管这帮瞎吵吵的文官。

  “都来了?”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阁臣和枢辅,平静道:“韩赞周,把周遇吉呈递给朕的密奏,叫朕的这帮好大臣,都好好的看看。”

  要坏事啊!

  韩爌、温体仁、毕自严这帮内阁大臣。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这帮军机大臣。

  心里都极为默契的,生出了相同的想法。

  韩赞周捧着手里的密奏,直奔他的本家,内阁首辅韩爌而去,说到底,面圣的这帮大臣中,韩爌级别最高嘛。

  ‘这个阉宦!!’

  见韩赞周停在自己跟前,脾性温和的韩爌,心里忍不住骂道,但表面却不敢迟疑,忙接过那份密奏。

  温体仁、王洽、周延儒这帮阁臣和枢辅,都神情各异的看向韩爌。

  ‘又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看着硬着头皮,翻看密奏的韩爌,暗自思量道:‘大明文官群体所握职权,太多,太杂了。

  什么事情,都叫他们把持着,就造成臣权的势大。

  这不好。

  倘若什么事情,都离开文官群体,就不能转起来了,那大明想铲除顽瘴痼疾和毒瘤,还怎么做?’

  大明的文官群体,之所以对党争之事,表现得这般热衷,这背后所牵扯到的,就是地域利益之争,特别是朝廷在赋税拟定这一块儿。

  若是杀一批朝中文官,就能解决大明的顽瘴痼疾,崇祯皇帝早叫厂卫势力,包括忠勇军等部,对朝中展开大清洗了。

  可事实上并非是这样的。

  不能说朝中的每位文官身后,都站着一群地方利益群体吧,然至少能有四五成的朝中文官,甚至更多一些比例,是这样的态势。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这代表的是复杂的人脉利益网。

  他们盘踞在大明各地治下,实控着府州县境内,大片广袤乡野,在这个范畴内,大明的王法,竟没所谓宗法有用。

  甚至底层赋税的征收,都要依靠这些地方利益群体,来帮助官府征缴。

  这是何其的讽刺啊。

  原有历史轨迹下,崇祯皇帝频繁更换阁臣,且杀掉不少人,这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大明的财政方面。

  特别是钱法这一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