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4章 一府一钦差,杀的就是贪官!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一府一钦差,杀的就是贪官!

  崇祯皇帝所谋划的吏治新规,乃约束大明朝堂的紧箍咒,是日后掌握大义,杀贪官污吏的利器。

  故而都察院左都御史韩继思,在将一系列的奏疏,经通政司传递到御前,又转到内阁那边后,就在朝堂上引起风波。

  朝中不少的廷臣、大臣,包括六科的一些官员,多都纷纷反对此事,呈递奏疏抨击吏治新规。

  在司礼监的统计之下,仅仅提及违背祖制礼法这一项,就高达一百七十九处,大明的官场文化,算是叫这帮文官给玩明白了。

  ‘这次要是不借着京通贪污案,将吏治新规在朝中推行起来,那以后更难办!’

  看着离去的韩爌等一众大臣,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崇祯三年,将要遇到的问题不少,野心勃勃的建虏八旗,不消停的流寇势力,各地频生的灾害。

  仅仅是这些,若是大明没有约束的震慑,那官场只会继续乱下去,连带着整个大明,亦会持续的乱下去。’

  对现阶段的大明局势,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不给大明的文官戴上紧箍,那很多问题并不能得到实质解决。

  压力,不能叫他一人扛着。

  内阁也好。

  军机处也罢。

  甚至包括都察院。

  该赋予他们的权柄,崇祯皇帝不会死攥着,但拿到了这些权柄,那就要承受压力,就要替君分忧。

  文官群体给他施压。

  他就给韩爌他们施压。

  此次韩爌他们结伴来乾清宫,想要行规谏之事,纯粹是站位跟脚,说到底,他们都是文官群体的一员。

  就算他们想要做事,但终究不是活在真空下的,是有着各种关系傍身的,要是不来规谏的话,那名声就臭掉了。

  只可惜崇祯皇帝更技高一筹,不仅堵住了韩爌他们的嘴,还顺带用大势压迫着韩爌他们,承认要推行的吏治新规。

  要是不承认也成,那就叫锦衣卫负责吧。

  大明复杂的政治斗争,文官群体,勋戚群体,厂卫势力,内廷宦官等等,给予了崇祯皇帝太多能借势的选择。

  “李卿啊,你回到京城这两日,也瞧见朝中的情况了吧?”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着再度被传召进宫的李邦华,开口说道:“朝中的有些贪官污吏,罔顾大明法纪,不顾大明社稷,将手都伸到京通二仓了。

  对待外朝的种种舆情,朕就不多赘言了,想必李卿这两日,也了解到不少,也被不少人登门拜访吧?”

  李邦华的神情有些复杂,他不明白,自己离开京城的这些时日,怎会爆出这么多的事情出来。

  不管是宣府镇和太原府的通敌案,还是京通二仓的贪污案,都叫李邦华的心里,感到阵阵的发寒。

  难道大明的吏治,真严峻到这种程度了?

  “太原府,不,准确的来说,是整个山西的官场,朕这两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