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二一章 学俄语的霍小山_抗日小山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就这样投降了,带给了中国人民无数的苦难,而他们自己自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是,当初那些战争的动者们知道会有今天还会动战争吗?那七名被判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在看着那根以蓝天为背景的要他们小命的绳子的时候,他们会这么想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按照中国人的老话讲,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可是,在后世一位历史学家看来,这种想法也只是中国人想当然的想法罢了,而在那些日本侵略者看来,他们才不会象中国人那样去想“早在今日何必当初呢”呢,他们的脑袋里所悔恨的应当是无数的“如果”。

  如果我大日本皇军在那次会战中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国不采取那样的策略我们会如何如何,如果我大日本帝国早一些把满洲国变成日本第二,那么,战争应当就不是这样的结局吧。

  战争的动是需要战争的土壤的,不根除这种土壤,日本大和民族也就注定了是一个死性不改的民族!

  但,不论如何,日本一个个区区岛国在中国大6上前前后后打了十四年,终究还是输了。

  1945年8月21日下午,日军6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芷江城外七里桥村磨溪口向中**方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与中**方商定日军投降的具体事宜,史称芷江受降。

  而就在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坐车进入到七里桥村的时候,以李向白为的部份直属团人员有幸看到了这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幕。

  当然了,他们现在已经不叫第九战区直属团而是被第74军改编了,团长是被升为了上校的李向白,其余人的军衔却也没变,直属团的人没人在意这个东西。

  既然霍小山不在了,那就意味着直属团头上的红色标记被去掉了。

  于是接受了受降警戒任务的74军,特意把直属团调了过来享受这一殊荣。

  其实,与其说是让直属团执行警戒任务,倒不如说是对直属团这些年杀死日军无数却没有拿到一枚抗日勋章的某种精神上的补偿。

  既然担任警戒任务那自然是要军姿严整的,只是他们也只是看了那名日军投降代表一小会罢了,然后那日军代表就钻进屋去与**高层研究事去了,直属团精锐们的新鲜劲也过去了。

  直属团人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们听说这次芷江受降并不是日军的正式投降,此次日军那个今井武夫的到来只是在做正式投降之前的准备工作罢了。

  毕竟战争是宏大的,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投降那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这也是需要好好协调下的。

  所以此时直属团的精锐们一个个看似面无表情,但内心却是都开始想念起霍小山来了。

  小石锁和别人比相对要轻松一些,他并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