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机械部之行_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压。”

  看到两人认真听讲的样子,李昭又把前世看到的身管自紧的方法说了一下,镀铬就更是李昭的拿手好戏了,说完之后,两人也有些麻木了。

  不过更无奈的是李昭,这些东西说着简单,但真的实施却非常困难,就说他拿出来的机床图纸,材料只要电渣重熔炉建成,问题不大,但零件精度要怎么办?按照李昭现在的预估,以轧钢厂的设备,最少需要大升级两次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看到一脸喜色的杨厂长,李昭心中叹气,这事情闹得,本来只是想看看下一步搞什么项目,想着自己画出了不少图纸,想让安总工帮着参谋下,看看什么合适,现在完全超出了掌握,这基本是准备搞机械大升级了。想想升级的难度,李昭只剩下叹气了,现在的轧钢厂的加工精度,在配合人工之后,才能勉强达到几个丝的级别,而李昭拿出的图纸想生产出来,最少也要在几微米才行。

  而升级设备哪有那么简单,需要基于这一代的设备,配合人工,设计下一代产品,然后生产出零件,安装校准,使用,如果达不到要求,就继续生产,直到达到为止。有了新一代的产品,以这一产品为基础扩大规模,再基于这一代设计下一代产品,如此递进才能提升完成。

  李昭拿出来的机床设计图就是需要最少两次升级后才能完成的产品,他使用了七八十年代的经典款,但是也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毕竟他是准备造三四十年后产品用的,精度不够生产出来也只是摆设。

  当然这些并不是说没有意义,只是设计指标比较高,可以给现在的生产提供目标,知道前进方向,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往哪努力,但是想直接造出来,现在不可能。

  想到这里,李昭也不得不提醒杨厂长:“杨厂长,我这些机床设计不是现在生产精度能达到的,有了材料,也最少要经过两轮精度提升才有可能生产出来?而每轮精度提升都需要很多次试验才行,不是现在能解决的。”李昭也是怕杨厂长到部里被骂,那最后自己也别想好过。

  看到李昭一脸无奈的表情,杨厂长也是心中一乐,说道:“你以为我们的水平就只有我们轧钢厂那样?我们轧钢厂主要还是民用,而且我们的重点也不是钳工这一块,而且钳工车间的那些产品也只是给相关单位做配套的,你的这些图纸我们是制造不出来,不代表别的单位不行。”说到这里,杨厂长神秘的一笑。

  接着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虽然对机械不太懂,但你这图纸上标的参数我还是明白的,如果你这些设计通过审核,那生产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听到这里,李昭也有点不相信,如果能生产出来,怎么会到了七十年代才拿出来这样的产品?而且李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