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 秦可卿不见了_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贾宝玉便带着10万两银票离开了荣国府。

  车辚辚,马萧萧,只可惜没有儿郎和弓箭,只有华安、武大、贾芸三个人跟随。

  贾家本还有二十多个家奴,史老太君打算都给贾宝玉带上,却被贾宝玉给拒绝了。

  这些家奴,外强中干,养尊处优惯了。

  便是在黑土村训练的那十几个,也已经跑了不少。

  对于这些逃跑的家奴,贾宝玉一概不用,全都打发他们出去自谋生路。

  贾宝玉走得早,前来送行的,只有贾政和王夫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王夫人的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滚的到处都是,贾宝玉可心疼坏了,连忙用帕子给老妈擦拭。

  “儿啊,你这次去,别的都不用管,安全第一,若是真打起来,千万别冲在前头,知道了吗?”

  王夫人如何不心疼这个儿子,这可是她唯一的一个儿子,是她以后的依靠。

  贾宝玉脸皮够厚,对着王夫人道:“妈,别整的这么悲伤,好像我这一去就回不来似的,你放心,只要得了空,我便回来。

  再说您老也可以去天津转一转,那里的城池不比京城的矮,而且漕运发达,许多东西京城里还没有呢。”

  自大周朝立国以来,天津就是防御海寇的重镇。

  因来往运输货物的船只难以直接抵达京城,需要先在天津转换小船才能进入运河河道,这就使得天津迅速成为一个繁华的中转码头。

  有诗人以:晓日三汉口,连植集万艘、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的诗句赞扬天津。

  由于大周朝漕运凿通了会通河,沟通了南北运河,使江南漕粮由浙江沿着大运河经天津直达京城。

  提高了天津漕运枢纽作用,每年多达四百多万石米粮由天津源源不断地转输到神京城。

  大周的朝廷准许漕船夹带二成货物,更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所以有“南扬北津”之说,南扬指的是扬州,北津指的就是天津。

  说一句天津是京城的咽喉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大清朝,那么重视天津的海防,《辛丑条约》,内有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的条款。

  因为没有天津作防御,京城那就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王夫人轻轻打了贾宝玉一下:“贫嘴!天津再好,那也不如京城好,记住娘的话,安全第一!”

  “放心吧,论逃跑的功夫,谁也追不上我。”

  贾宝玉跑的比马都快,在这个交通全靠马的时代,他就是无敌的存在。

  似乎是想起贾府第一次马拉松运动会的场景,王夫人破涕为笑,又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来:“宝玉,你拿好银票,到了天津可以取出来。”

  王夫人又低声跟贾宝玉说了银票的密语,贾宝玉一一记下来。

  王夫人说完后,对贾宝玉说道:“你这一走就是好几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