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九十七章 放心吧,过去的都过去了!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了。

  侯立军立刻查起了王浩的资料,只要稍稍的一查就能知道一个新闻--东港材料实验室事件。

  这个事件放在舆论上,只是引起了一些议论,并没有达到多火爆的程度,但只要吹毛求疵认真的去分析,却能找到其中可指摘之处。

  作为一个善于抓舆论热点撰写新闻内容的记者,侯立军有着非常高的‘职业水准’,马上想到了该去哪个方向切入去写。

  当时东港的实验室可是损失了一千万以上!

  如果放在普通人工作中,因为个人失误给公司带来千万级别的损失,只是被辞退就过去了吗?

  当然不是,当事人可能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但是,东港大学就只是辞退了王浩,并没有其他的处罚,王浩也只是‘跳了个槽’,从东港大学离开去了西海大学,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个人一点影响都没有。

  当然了。

  侯立军也知道肯定会有影响,从体制内的教职变成了临时工合同,可以说是有本质的区别,但一般人不会想的那么深。

  想想。

  东港大学讲师被辞退,去了西海大学担任讲师,有什么区别?

  跳槽而已。

  反过来说,换做是普通人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哪怕只是被辞退,同行业就肯定很难再找到工作。

  这就是报道的关键点,趁着王浩连续找到梅森素数的热点,以他个人的过往来制造争议、制造热议。

  至于新闻网络上,大众会对这件事怎么想、怎么评价,就和他侯立军没关系了,他只是以‘中立’的视角,把事情说出来而已。

  做正常的新闻报道,把发生了什么事情讲清楚,不做出个人主观上的评价。

  新闻媒体,不就应该这样吗?

  ……

  于此同时。

  东港大学好多教职工都在说着王浩,一则因为王浩就是最近的热点,学术成果能上热搜是极少见的,王浩能跨界被讨论,成果确实非常显著。

  二则,王浩身上打着‘东港大学’的标签。

  虽然他是西海大学的教授,但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在东港大学就读,算得上是纯正的‘东港人’,东港的教职工都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当然,也有很厌烦王浩这个名字的人。

  合金材料实验室。

  马文钧来到周晓龙的办公室,“周教授,前两天的实验,数据总结好了吧?”

  “手下学生做的,提交上来了,我找找。”周晓龙回答了一句,翻找了好半天文件,找到一份拷贝出来,递给了马文钧。

  他随后说道,“分析来分析去有什么用,反正这个也做不出来。”

  马文钧微微皱眉,道,“周教授,注意你的言辞,我们是正常做项目,即便不能做出成果,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也很重要。”

  “是,是。”

  周晓龙不在意的连续说了两个‘是’,随后摇头开口道,“老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