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学》杂志:竟然有两篇结论完全冲突的投稿?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子论的定义,有时候转变为物质,有时候,转变为粒子,性态是不确定的。”

  “正因为是物质和能量之间不确定的构造,所以才无法被观测到。”

  “延续大爆炸理论的解析,暗物质可以定义为大爆炸后,还没有完全演化的部分……”

  “后续还可以结合希格斯场论……”

  帕森斯思考着眼前一亮,“这样定义,就说宇宙中到处都充满了暗物质,而暗物质为希格斯粒子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这一套逻辑思考下来非常的惊人,帕森斯都开始觉得自己是超级天才。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顺序不正确。

  理论物理研究的正常顺序,是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情况下,做推导和分析再得出结论。

  帕森斯则是先进行‘设定想象’,然后再去根据想象的结果做数学论证。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结果以后,再填充分析过程。

  所以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找到符合要求的数学逻辑,来对于想象出的结论做填充和描述工作。

  这就像是写小说安排剧情,先想到剧情结尾,再仔细斟酌事情发展的过程细节。

  显然。

  这种方法用来做理论研究,是非常非常错误的。

  同时,填充的过程也很可能存在一些逻辑不能自洽的情况,但帕森斯确实是个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最少拥有足够多的基础。

  不管是弦理论、湮灭理论、传统的量子物理,或者其他物理体系,他都有很多的了解。

  他从弦理论、湮灭理论以及其他物理体系中,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数学内容,慢慢的填充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研究,也就快速有了进展……

  ……

  与此同时。

  王浩、海伦以及陈蒙檬一起的研究也有了进展。

  他们使用的就是常规研究方法了,先不急着下结论,而是以数学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

  研究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的,他们依靠数学研究分析,发现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就一定会和希格斯玻色子的产生有关联。

  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上帝粒子’,可以理解为宇宙中到处存在的希格斯场内凭空产生的粒子,粒子出现短时间就会消亡。

  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产生的根源,是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粒子。

  “在湮灭理论的框架下,暗物质存在,就一定会关联希格斯场论产生关联。”

  “另外,理论框架下,如果存在暗物质,受到湮灭力的影响,就肯定会大量存在于能量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中。”

  “以上两条,是完全冲突的!”

  海伦做出了总结。

  和希格斯场论产生关联,也就是说,暗物质存在本身是物质产生的基础。

  希格斯粒子,可以理解为由场力震荡产生的。

  能量转化为物质,则牵扯到湮灭力作用下,粒子组成的问题,符合爱因

  请收藏:https://m.bil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